【历史】读西安历史,品石斛甜香
来源:
|
作者:pmo8c7ec5
|
发布时间: 2020-12-29
|
88 次浏览
|
分享到:
西安,一座去过就再也放不下的城市。
5000多年文明史、3000多年建城史、1000多年建都史,让这里的一砖一瓦、一草一木都饱含着人文气息,诉说着十三朝古都的韵味和魅力。
西安,一座去过就再也放不下的城市。
5000多年文明史、3000多年建城史、1000多年建都史,让这里的一砖一瓦、一草一木都饱含着人文气息,诉说着十三朝古都的韵味和魅力。
长安起 盛世来
西安史称“长安”,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,丝绸之路的起点,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代,唐朝。
唐朝是继隋朝后的大一统王朝,在位皇帝有21位之多,是当时世界范围内实力雄厚的帝国。从唐太宗平定外患创“贞观之治”,到唐高宗延续太宗法令创“永徽之治”,再到唐玄宗整旧制立新规创“开元盛世”,唐朝的政治局面愈加清明,百姓生活愈加安定,逐渐步入鼎盛王朝。
西安,曾经的都城长安,它把唐朝定格在最欣荣繁盛的一页,把当年的风华妥帖地收藏在厚重的老城墙、高耸的大雁塔、喧嚣的回民街、别致的大唐芙蓉园里。
哪怕千年光阴流转,哪怕现代文化更迭,只要按图索骥,仍能回到长安,回到长乐门,站在古人曾站过的地方,和历史打个照面。
大唐盛 石斛兴
盛世如唐,各行各业都向好发展,石斛亦是如此。
说起石斛在大唐的兴盛,不得不提药王孙思邈。他编著了《千金要方》和《千金翼方》,前者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,后者补前者不足,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中医药典籍之一。
两本书中收载了大量包含石斛的药方,妇人方中求子、补益,风毒脚气方中诸散、酒醴,肾脏方中补肾。这些石斛在组方中的应用,恰好为南北朝医药学家陶弘景所说的“世方最以补虚,治脚漆”作了证言。
《备急千金要方·庆云散》
《千金翼方》集作者晚年近三十年的经验,首次系统记载了石斛的道地产地和主要用法,并引用了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《新修本草》对石斛药性的纪录,为后世本草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。
孙思邈和石斛的联系不止于此。坊间传闻,他长年食霍山石斛养生,享百岁高寿。还多次用霍山石斛治病,其中就有唐太宗李世民。
史书有载,唐太宗“常因胃心绞痛夜不能寐”,“食五味不知味”。宫中御医尝试多年,只能暂缓疼痛。后来宰相房玄龄请来孙思邈。诊脉后,孙思邈献出药方“龟年饮”。不仅大大缓解了唐太宗的疼痛,还可以顺利进食。续服月余,胃病痊愈。这服药到病除的“龟年饮”,正是霍山石斛。
霍山石斛在皇室的走红,从唐朝《通典》《元和郡县图志》《新唐书》多本地理通志中也能找到佐证。
书中记载,大别山地区石斛年进贡量占全国石斛总进贡量的75%以上,数量高达三百余斤。这庞大的需求量对比这么一味珍如玉石的稀罕物,受宠程度可见一斑。
大唐盛,石斛兴。直至今日,滋补名角儿霍山石斛仍在曾经的长安城颇受追捧,延续着它的光热。
《元和郡县图志》
一味仙草 守护西安
千年后,老字号品牌斛生记带着道地石斛走入西安,与长安再续前缘。
“西安人怀古,对传统的东西会有一些偏爱,所以我选择在这里卖茶。”西安新军茶业的老板余先生说到,“今年,大健康行业发展很快,我琢磨着给店里新增一种滋补品。而在所有滋补品里面,我更看好石斛的发展前景。实地考察了几个品牌后,决定签约斛生记,做西安区域的总代。”
余先生是爱茶之人,当他知道石斛在《本草纲目拾遗》中有“代茶饮”的记载后,颇为欣喜。
每每有客人上门,他都会亲自解说石斛与茶的渊源,然后取一些茶叶,配上石斛煮上一会,待热氲袅袅,请客人品上一杯,细尝舌尖的甜润绵柔和萦绕鼻尖的茶香斛韵,口感加分了,营养加倍了,和客人间的距离也不知不觉的被拉近了。
曾经,石斛见证了王朝更迭、历史兴衰,陪伴着长安一步步走到现在。如今,中医药复兴,中国人自己的滋补品回归大众的视野,希望这味传承千年的上品本草走进古城的大街小巷。同所有钟爱西安的人一起,读西安之美,品西安之韵。
一座城,守护一方人。一味“仙草”,滋养这座城。
文章版权归斛生记所有,未经许可请勿转载